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

Bloom Filter

當我們想要快速地知道某個資料是否曾經在系統中儲存過的時候,基本的作法就是時間複雜度 O(n) 或者是空間複雜度 O(n) 的選擇。

  • 時間複雜度 O(n):在存放的資料當中從第一個一直查到最後一個,花費 O(n) 的時間複雜度、同時沒有額外的空間複雜度需求,就能知道指定的某個資料到底有沒有存在。
  • 空間複雜度 O(n):存放一個配對表,例如如果資料是數字,那麼找配對表當中的指定位置,就能知道該資料是否存在。此時配對表需要花費 O(n) 的空間複雜度、但是帶來 O(1) 的時間複雜度優勢。

而 Bloom Filter 就是屬於中間型的解法,需要略高於 O(1) 的時間複雜度以及低於 O(n) 的空間複雜度。白話來說,就是 n 個資料並不需要長度為 n 的空間來存放,就能夠用來檢查 n 個資料中的任意資料是否存在於系統中。

概念上,Bloom Filter 就是使用一個陣列,用多個 hash function 來決定某個資料的位置,然後把陣列上的這些位置全都標為 1。其中資料不一定要是什麼格式,要求只是使用的 hash function 能夠輸出一個數字,來代表在陣列上的位置。因此檢查資料在不在系統中,只需要檢查這些位置是否全都是 1 就能夠知道了。不過因為是用 hash function,因此可以想見應該存在 collision 的問題,也就是有可能有多個資料會同時使用某個相同的位置,只是不會每個位置全都一樣。另外這個檢查方式也可以想像到潛在的問題:當檢查出某個資料的位置都是 1,有可能只是這些位置剛好都是被其他不同資料標上 1,並不一定真的表示我們要找的這個資料就確實存在。因此 Bloom Filter 無法保證某個資料一定存在(可能有 False Positive)、但可以保證某個資料一定不存在(不會有 False Negative)。

另一方面,因為 Bloom Filter 在儲存時只會存 0 和 1,表示它其實不知道每個位置是由哪個資料標上的。反過來說就是,當我因為加入資料的動作,把某個位置的值從 0 改為 1 後,日後我就再也無法把那個位置改回 0 了,因為 Bloom Filter 沒辦法知道這個位置跟哪個資料有關係。這也就形成 Bloom Filter 這個結構只能夠增加資料,而無法移除資料的限制。

所以簡要來說,Bloom Filter 就是個用比較少的儲存空間,快速判斷某個資料是否曾經被存放過的結構

使用情境

以 Redia 文件 [4] 的範例來說,可以用來檢查像是帳號是否被使用過:

> BF.ADD usernames funnyfred
(integer) 1
> BF.ADD usernames fredisfunny
(integer) 1
> BF.ADD usernames fred
(integer) 1
> BF.ADD usernames funfred
(integer) 1

> BF.EXISTS usernames fred
(integer) 1
> BF.EXISTS usernames fred_is_funny
(integer) 0
參考資料
  1. [論文解讀][Bloom Filter] 深入討論 Bloom Filter
  2. 資料結構大便當:Bloom Filter
  3. 海量数据处理算法—Bloom Filter
  4. Redis: Bloom Filter Patter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